10岁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方法( 三 )


做父母的 , 不管你的孩子正处于哪个年龄段 , 你要想教育好他们 , 必须提前了解他们的心理 。做父母的就应该提前向孩子灌输“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个观念 。这样 , 对于思维正在高速发展的四、五年级孩子来说 , 这将会促使他们的成绩稳步前进 , 而不是厌学 。父母要对孩子多些鼓励 , 少些抱怨;多些表扬 , 少些批评 。
孩子在四年级之前 , 或者在读四、五年级的过程中 , 父母还应该提前知道哪些知识呢?或者说 , 父母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呢?
方法一:让孩子知道 , 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 。
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花了大量的心思 , 但是 , 容易让孩子产生误解:他是在为父母而学习 。父母越是逼着孩子去认真学习 , 越可能给孩子创造了拒绝学习、反驳父母的机会 。
案例:
一天 , 妈妈下班回家 , 看到晓宇拿着课本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 , 一边看书 。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勃然大怒 , 逼着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看书 , 而是跟孩子打过招呼后 , 就开始忙自己的家务 。一会儿 , 晓宇沉不住气了 , 跑过来对妈妈说:“妈妈 , 我们明天要考语文 。”妈妈“嗯”了一声 , 就没再理他 。他还在继续试探妈妈 , 说:“可是 , 妈妈 , 我还没有复习完呢!”妈妈还是“嗯”了一声 , 又开始忙自己的事情 。晓宇有点失望地对妈妈说:“妈妈 , 你怎么不理我呀?你是不是不关心我了呀?”妈妈放下手里的家务 , 认真对他说:“你似乎希望我逼你去看书 。妈妈当然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了 , 可是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 , 要不要去看书 , 在哪看书 , 是应该由你自己来决定的事情 。”从此以后 , 晓宇对妈妈的态度深信不疑了 。
当孩子试探父母时 , 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定 , 说不参与就不参与 。如果面对晓宇的试探 , 妈妈用责备的口气对晓宇说“再不好好看书 , 就会考试不及格”“考不好会被老师惩罚的”……那么 , 晓宇会继续与妈妈玩这种“你越管我 , 我越不好好学”的游戏 。。
方法二:告诉孩子——你要为理想而学习
现在有很多的家长这样劝孩子好好学习: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 , 将来就找不到好工作!”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 , 将来就娶不到媳妇(找不到好老公)!”
“如果你不好好学习 , 你将来就会成为社会最底层的人 , 就要过很艰苦的生活!”
也许父母们试图用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来说服孩子要好好学习 , 然而 , 父母们却忽略了这一点:四年级的孩子 , 正处于思维的高速发展期 , 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 , 不再像小时候那样 , 父母说什么 , 他们就信什么 。作为父母 ,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 , 他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学习 。
在帮助孩子树立理想时 , 家长要特别注意一点 , 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 , 例如强迫孩子把某个不喜欢的职业当做自己的理想 。而是要根据还子的特长和爱好 , 帮助孩子树立理想 。
方法三:父母不要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生活中 ,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教育孩子:
“如果这次你考好了 , 你想要什么 , 妈妈就给你买什么 。”
“考了这么少的分 , 我都替你感到丢人 , 你还好意思要这要那!”这种教育只能是害了他们 , 或者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蛮横不讲理 , 或者使他们的成绩大幅下降 , 郁郁寡欢 , 甚至走向抑郁或自卑 。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用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成绩 。学习是学生的职责 , 学习好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到的事情 。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好而沾沾自喜 , 或者用各种各样的物质来奖励她 , 这样只会让你的孩子有个错觉:学习是为家长学的 。
对待成绩不好的孩子 , 家长首先不能打骂他们 , 其次要鼓励他们 , 帮他们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 , 帮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 并告诉他们:“只要学习一直在进步 , 成绩是次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