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还教会了我自信,他曾经说过“我相信我是对的” 。在通往胜利之门的路上,你会捡到很多钥匙,这些钥匙有的古色古香,有的金光闪闪,但只有一把才能打开那扇胜利之门 。当你引领大军作战,当百万生灵的一切掌握在你的手中,当你只有一次尝试的机会,没有多少人能不紧张,而在战争中,只有一个时机是最适合的,如果失败了,你将失去一切 。但朱元璋却在关键时刻毫不紧张,他相信了自己的决定,是自信,使他一步一步地走向皇位 。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读了《明朝那些事儿》后,朱元璋成为了我生活中的老师,他教会了我果断、冷静、坚持、自信等等必会的本领,他仿佛和我说:乱世之中本身是没有天才,但只要有了各种本领,你就是一定会成功,本领能助你登上成功的高峰 。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心得篇五
思考;坚持;人生--读《明朝那些事儿》有感《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很好!非常好!
这本书将我脑海中那点在课本上学到的历史逐渐被唤醒,但当年明月(此书作者)讲的却不尽相同:朱元璋并不是一个杀人狂魔,他只是一个童年饱受磨难,并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受难的父亲;袁崇焕是位抗击后金的名将,一个优秀的战略执行者,但并非大家认为的“明末关键先生”,孙承宗才是;张居正是位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但也有独断、专权、狡猾的一面;给严嵩贯以大奸臣的称号也是相当靠谱的,但也应看到他在向权力高峰攀登的过程中是如何变质,从清廉变成贪腐的;崇祯并非只是昏庸无能的皇帝,相反他清除阄党,遏止党争,勤于政事,奈何“诸臣误我”,而且经前几任皇帝及几个奸臣的闹腾明朝内耗严重,已是强弩之末,气数已尽;等等 。
不过作者曾讲,他写的百分之九十都是正史(参阅了大量的明史资料),因此书中所展现的历史绝不是乱来的 。难道历史是被我们误读了?还是有人捏造了所谓“真相”?细细一想,便觉有趣 。
更有趣的是作者采取的写作方式:轻松幽默 。枯燥的历史就像一潭死水,但在作者的笔下却生动起来 。用轻松的方式,将历史写得好看,读起来很受用 。有道是“历史本身很有趣,历史也可以写得很好看” 。
当年明月还对一些历史谜案--朱允炆下落之谜、郭恒案等,做出了属于自己的推理 。他像是一个杰出的侦探--从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找出一根细丝,模拟人物当时心理的分析,找出事件发生时政局的变化,得到一个完美的符合人性的答案 。
《明朝的那些事儿》无疑是成功的,突破五百万册的销量,足以让其成为十年内难以打破的畅销书 。据说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这本书也可以排在前十五位 。当年明月无疑也是成功的,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事,就会获得成功,即便他只是一个历史的业余爱好者 。(事实上,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即使知道了,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抉择 。)
关键是我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他是如何做到的?
我无法想象,一个白天在海关部上班的公务员,凭着多年来对历史的爱好和积累,每晚笔耕不辍,写就了足以让专家汗颜,让读者惊喜的历史畅销书 。他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他有投资 。投资什么呢?答案是时间和精力,还有思考!注意,这是个关键问题 。生活中的我们容易被各种诱惑肢解,具体表现为喜新厌旧,不能专注,思想分散,一事无成 。没有全心全意的付出而奢望成功,这大都是蠢人干的事 。
其次,他在写史的同时注入了自己的情感 。没有情绪的历史就是一个个无精打采的故事,被我们一翻而过 。殊不知,被大家一翻而过的是无数人的一生 。写史即写人,历史人物也是人,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也有思考 。我想感同身受是作者之所以把历史写得如此深刻生动的关键原因 。
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历史中的当事人着想,才可能发现这些东西,比如:权力、希望、痛苦、愤怒、犹豫、冷漠、热情、刚强、软弱、气节、度量、孤独、残暴、宽恕、忍耐、邪恶、正义、真理、坚持、妥协、善良、忠诚,等等 。杨涟面对奸党时不屈的呐喊,于谦面对冤告时淡定的表情,袁崇焕面对女真时坚定的决心,王守仁面对叛军时睿智的目光 。。。他写的不仅是史,更是人心 。
再者,是坚持和勇气 。写东西,不是吹牛,何况是写史,是需要能量的 。作者三年来一千多个夜晚的笔耕不辍,换来今天的成功 。没有坚持,哪来成功?没有面对外界干扰和质疑的勇气,怎会成功?有勇气的人,会把事情坚持到底,只为证明他不是一个浅尝辄止的弱者 。
推荐阅读
- 《我和老板的那些事》手游测评:还原一个卑微社畜的真实生活
- 那些取名大气聚财的字介绍
- 女孩的的欧美歌唱组合有那些?
- 手相看财运之那些易发横财的掌纹
- 关于明朝崇祯皇帝电影 关于明朝的电影大全
- 一起来看12星男那些不完美
- 愈挫愈勇的那些星座
- 怕事儿的星座们,说好的安全感呢?
- 面相看那些美女会不幸
- 盘点最爱泼人冷水的那些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