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 , 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 , 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 。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 , 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 。一堂好课 , 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 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 , 就意味着承认差异 , 因材施教 。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 , 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 。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 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 , 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 , 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 , 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 , 达到基本要求 。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 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 ,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 , 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 , 通过合作、讨论、交流 , 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 , 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
“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 , 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 并进行应用的过程 , 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 , 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 , 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 才是有效的学习 。一堂好的数学课 , 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 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 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 , 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 。具体说 , 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 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 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 , 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 , 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 , 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 , 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 , 在比较中发现矛盾 , 引发认知冲突 , 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 , 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 , 激发学习兴趣 , 保持学习动机 ,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 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 , 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 , 让学生去亲自体验 , 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 , 让学生亲自动手 , 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 , 让学生自己动口 , 决不代他讲 。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 , 多一些活动的空间 , 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 , 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 , 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 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 数学的应用业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不少专家指出 , 数学教学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段” , 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堂好课 , 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 , 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 ,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一方面 , 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 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统计知识及一些应用题的学习 , 都是从实际出发 , 经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的;另一方面 , 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 , 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 。因此 , 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 , 注重学用结合 , 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
推荐阅读
- 2022洪山区幼升小网上登记对象一览 洪山区小学入学平台
-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反思20篇 高三数学教师教学反思5篇
- 武汉江汉区各小学咨询电话一览 武汉市江岸区小学电话
- 2022年武汉东西湖区小学新生入学对象及条件一览
- 东西湖区小学入学条件 2022年武汉东西湖区小学入学材料一览
- 2022武汉东西湖区小学新生入学时间安排是什么
- 一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教师个人教学反思范文
- 七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七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反思5篇
- 数学教师备课教学反思总结范文12篇
- 高三数学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2021高三数学老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