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2017年的元宵节在2月11日星期六 。在元宵节,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人们会一起庆祝元宵节 。那么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的习俗有哪些】元宵节的习俗:吃元宵
正月十五,我们要吃元宵 。“元宵节”不仅是节日的名称,也是一种食物,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宋朝的时候,元宵节的时候,民间流行一种新奇的食物 。这种食物最初被称为“漂浮的紫苑”,后来被称为“元宵” 。商家也称之为“元宝” 。元宵通常由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皮、核桃仁、坚果、枣泥等制成 。,用糯米粉裹成一圈 。可以是肉,也可以是蔬菜,口味不同 。可以煮,可以炒,可以煲汤蒸 。意思是团圆快乐 。
元宵节的习俗:看灯笼
赏灯是始于汉明帝时期的元宵节习俗 。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教,下令正月十五在宫殿、寺院“燃灯示佛” 。
唐玄宗年间,元宵灯市更是规模宏大,种类繁多,蔚为壮观 。元宵节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 。唐代的元宵节是“元元年前后各一天”,宋代在正月十六之后又增加了两天,明代从初八到十八延长为十天 。
清朝时,清兵入关,满人入主中原,朝廷就不再举办元宵节了 。但民间元宵节依然壮观盛大,只是日期缩短为五天 。
元宵节习俗:猜灯谜
“灯谜”又称“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加的活动,始于宋代 。南宋时期,中国的首都临安在元宵节的时候做字谜,很多人猜字谜 。起初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一张纸上,贴在五颜六色的灯笼上让人猜 。后来由于谜语能启迪智慧,趣味性强,在流传过程中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
元宵节的习俗:中国情人节
在中国,元宵节不仅是一个团圆的节日,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 。元宵节也给了很多传统封建社会未婚男女相识的机会 。因为封建社会的未婚少女是不允许随意外出的,假期可以一起出去玩 。因此,元宵节的灯笼只是一个结交朋友的机会,并给年轻男女一个与他们的恋人见面的机会 。
元宵节的习俗:生病
元宵节除了各种庆祝活动,还有宗教活动,就是“百病通吃” 。“走过各种病”又称“烤各种病”、“传播各种病”,参与者多为女性 。元宵节,他们会结伴而行或靠墙而行,或过桥走过郊外,以求驱走疾病和灾难 。
元宵节的习俗:燃放烟花爆竹
燃放烟花是元宵节最受欢迎的活动 。元宵节晚上,广场上会燃放烟花 。那时,全家人会去街上观看美丽的烟火 。
推荐阅读: 2017年2月14日是什么节日2017年2月11日是什么节日[/S2/]

    推荐阅读